延期开学教学不停,推迟到校学习不断
教学工作简报
2020年第2期
教学部 2020年3月1日
———————————————————————
第一周在线教学情况通报
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教育厅高校“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认真组织开展网络教学。胡丹书记、王辉校长多次指示、部署在线教学工作。张元勤副校长指导教学部充分摸排调研,提出了“延期开学教学不停,推迟到校学习不断”的要求,拟定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网络教学的工作方案。教学部收集资源,制定网络教学工作指南;组织开展大规模线上教学专场培训;成立专家团队,建立技术保障服务机制。各教学院、任课教师及时行动,为开展在线教学精心准备。
开学第一天,王辉校长向全校师生发出战疫公开信,开启了在线教学活动的序幕。老师们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各显神通,充分利用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在线课程平台,以及QQ、微信、钉钉等平台开展直播或互动教学,较好地完成了第一周教学任务,师生总体反应良好。学校第一周实际开展在线教学课程929门,共1416门次。实际开课门数占应开课门数的70%左右。12000多学生,共计90835人次参加各门课程学习。
计科学院的门涛教授不仅是我校在线教学的先行者,也是学校大规模网络教学的领路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门涛老师主动探寻最适合广大老师实施的网络课程教学方案,他不断试验各种社交软件、网络会议软件,测试功能、分析优劣;通过QQ群、微信群、会议软件、直播软件进行网络教学实验,为了得到最真实的数据,2月2日组织学生进行直播授课试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和第一手资料,为我校教师制定了多套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在2月15日针对全校教师进行网络直播培训,分享网络建课及教学实施经验,参与直播听课的老师超过700人,取得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为老师们实施网络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门涛老师还帮助老师们解决网络教学中的各种技术难题,他主动联系中国大学MOOC平台,获得了免费半年使用该平台建设500门课程的机会。门涛老师为了获得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建课和教学的经验,他主动把自己的《微课制作》课程从熟悉的超星平台移植到中国大学MOOC平台,从零开始,摸索建课和教学方法,编撰出《中国大学MOOC建课指南》手册,提供给全校老师,帮助其建课,共完成106门课程的建设。与此同时,他主动担任校级管理员,为每一位建课老师提供一对一服务。
经管学院副院长杨小川老师作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他不仅要精心准备自己的课程,还要统筹和跟进全院教师的线上课程准备工作。因为很多老师是第一次准备线上教学,没有相关经验,杨老师就自己先摸索出一套线上教学方法,并通过大量的培训和线上微课制作教程进一步结合经管类专业特色,初步归纳出一系列可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录制了《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这门课程的16个微课程视频。老师们通过他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逐步的解决了线上教学准备过程中的问题,最终百分之百的完成了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为接下来的线上教学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杨老师说:“线上教学不是新概念,但是学校全面的线上教学尚属首次,我的任务就是让全院师生都能顺利的在线上进行教与学,为防控疫情做贡献”。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刘徽老师采用的网上教学方案为“腾讯会议”直播+“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生管理+“QQ群”补充的方式进行。他说:“我的三门课程《R语言》、《金融数据挖掘》、《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均为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除了老师讲之外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实践。三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都有其他大学老师的开放课程,其中也有重量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在门涛老师的帮助下做成了异步spoc,同学们可以在先通过网上自主学习视频,跟着示范课老师实践,然后网上完成作业的方式。而我则根据学生在操作中的问题进行重要地讲解和补充,在团队贾礼平教授的推荐下,我主要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直播,这个平台是目前我用到的最稳定的平台,至今我和同学们都没有遇到掉线、延迟等问题,直播课时间一次大概在30分钟左右,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直播的原则。在直播课中我采用了录屏技术,课后把录像发到QQ群中供大家下载学习。直播课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自己对着屏幕讲有点不习惯。QQ群主要用于直播信息发布、学习任务发布、上课点名、学生反馈和讨论之用。从这一周的情况看,同学们有较高的学习热情,群里也比较活跃,很多同学愿意把问题放到群中一起讨论 。
特教学院周丽岚老师本学期担任18级听障本科班的《特殊儿童艺术治疗课程》,由于所有平台都无法兼顾手语和课件同时“高清大框”呈现的需求,为了让学生看清,学懂知识,周老师用电脑手语直播,用手机翻阅课件,同时还要不定时在纸上书写学生看不懂的专业术语的手语,关注评论区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回复。周老师说:“那一刻,我恨不得自己变成一只大螃蟹,有三头六臂,同时开工。”
文新学院的聂小丽老师概括自己的第一周在线教学就是“有学有课还有聊”,她说:“我提前一周布置学习任务,包括阅读教材、学习慕课和完成作业。将学生分成八个组,建立讨论群(qq或微信),根据学习内容,每个组经过协商确定一个问题,先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我适时点拨。通过课前的小组讨论,学生可以进行思想碰撞,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部分疑难,在此基础上确定有讨论价值的题目,并做出一定尝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很多小组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有时还能做出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探讨。我就会结合我的课件中的相关内容做适当延申和深化,同学们提问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的课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家庭”的课堂。特殊时期教师们采取分流教学举措,安排了每位教师对本专业学生的网络学习进行监管。老师们建立各自工作室、微信群、QQ群发布学习公告,督促学生录制音频、视频进行器乐演奏并耐心讲解答疑。这种授课方式被教师们称为“分排”。为避免网上授课出现学生厌学、宅家无人监督等现象,乐团特地提前一周利用适度奖励政策鼓励学生来到工作室“打卡”学习,老师们称其为“热身练习”。有了提前热身,第一周的合奏课水到渠成,作业提交率达90%以上(少数由于网络问题未能按时提交),声部学习出勤率达100%。
对于少数同学由于地域、网络、未带学习使用的乐器而不能进行正常的线上实践课的演奏,老师们开设“线上器乐赏析”理论课程,使学生们在家中也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欣赏经典交响乐作品,并可以通过教师讲解领略艺术家风采、学习顶尖乐团的专业素养与演绎。课程对所有乐团学生开放,在演奏间歇学生可补充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们的合奏课程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的全方位教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