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切实推进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和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文件的要求,学校决定开展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准备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申报推荐课程须为我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设置学分,且在教学管理系统能查询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2.申报推荐课程须于2023年1月31 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
3.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课程主讲教师、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只能参与申报一门一流本科课程。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我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 5 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参与申报课程的所有团队成员所在学院党组织均应把好政治审查关。
二、申报要求
(一)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要求
1.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2.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准备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
3.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准备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课程教案。
4.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准备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最近两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混合式课程必须提供)。
5.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能够采用数据技术开展多元化考核评价分析,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准备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的教学评价。
6.视频要求
(1)说课视频:10分钟左右,含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课堂或线上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2)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至少40分钟,教师必须出镜,视频中需标注教师姓名、单位;要有学生的镜头,并须告知学生可能出现在视频中,此视频会公开。
(二)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要求
1.申报课程须经过 2 个学期或教学周期实践检验, 且具有可追溯的学生在线学习记录。为推动课程持续完善、提升质量,确保每期课程有修改完善时间和完整的教学周期。申报课程第一期上线开课时间不得晚于2022年7月31 日。
2.课程负责人须为申报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师。申报的团队主要成员须为平台显示的授课教师。
3.课程具有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特征:开放、共享,有必要的教学支持服务。课程构建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模式,课程知识体系科学,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方式合理,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应用。课程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在授课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往年认定的同类课程有明显差别。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
4.通过课程平台,课程提供在线测验、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教学团队及时开展在线指导与测评,按时评定成绩.各项教学活动完整、有效,按计划实施。学习者在线学习响应度高,师生互动充分,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课程平台数据须提供授课视频总数量(个数、总时长)、非视频资源数量(个)、课程公告数量(次),测验和作业(总次数、习题总数、参与人数)、互动交流情况(发帖总数、教师发帖数、参与互动人数)、考核(次数、试题总数、参与人数、课程通过人数)等。
5.在高校和社会学习者中共享范围广,应用模式多样,应用效果好,社会影响大,示范引领性强。
6.原则上国家级课程选课人数不少10000人,省级课程选课人数不少3000人(以课程平台提供数据为准)。
(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要求
1.应着力解决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经过2个教学周期实践检验,且具有可追溯的学生在线学习记录。
2.应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基本单元,符合实验教学培养目标,纳入本专业教学计划,不少于2个课时,有两个轮次的教学应用,且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实验教学课程。
3.仿真设计要体现客观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应着力于还原真实实验的教学要求、实验原理、操作环境及互动感受。
4.应为包含多门课程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专业课程、应用相关知识通过自主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设计型实验及以学科或行业发展前沿问题为选题,以学生自主设计为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洞悉、探索学科前沿,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研究探索型实验。
5.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类课程可以为体验式设计外,其余应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验操作或者不同的探究行为产生反馈,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学生实际参与的交互性实验操作步骤须不少于 10 步。
6.应基于具有开发、修改、传播、售卖等授权的软件或完全自主研发的软件进行开发,拒绝使用基于有使用范围限制的免费版或盗版软件开发的课程申报。 课程的教学设计须具有原创性,课程所属高校须对课程单独享有或者与合作开发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共同享有软件著作权(共享权自申报之日起 5 年以上)。鼓励课程高校享有独立软件著作权,以便于持续在线开放共享与升级维护。
7.有效链接网址应直接指向该实验,且保持链接畅通;应确保在承诺并发数以内的网络实验请求及时响应和对超过并发数的实验请求提供排队提示服务。
8.网络安全责任主体为高校,实验系统应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至少二级等保的相关要求,并提供由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
9.需按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技术接口规范(2020 版)》要求,在申报期间与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实验空间(www.ilab-x.com) 完成相关数据接口联通(相关要求可在实验空间下载)。
10.在“实验空间” 向社会开放共享课程。
三、推荐范围与名额
1.申报推荐国家级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应为已经认定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此前参加过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
2.申报推荐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只要符合申报条件的都可以申报。
3.已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学院至少推荐申报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四、工作安排
1.该通知是我们根据前两批申报文件精神拟定的,若与省厅正式文件有出入,我们再另出补充通知。
2.请各教学单位鼓励建设基础好,符合申报条件的课程按照申报条件和申报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拟申报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课程团队须及时更新完善网上教学资源。
3.学校初步安排每周四、周五在智慧教室为拟申报一流课程的老师提供录课服务,拟录课的教师须提前一周在课程录制群申请。
4.请各学院认真梳理本单位课程建设情况,动员符合申报条件的老师积极申报,于5月15日前将申报意向表(excel和盖章PDF版)报给教学部教研科,以便学校与超星公司协调,集中安排课程录制工作。
5.联系人:王婕 电话:2276181 邮箱:1395343683@qq.com
欢迎录课教师加入2023年乐师院课程录制群:699206257
附件:1.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意向表
2.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一览表
3.五类课程申报书及评审标准(参考)
乐山师范学院教学部
2023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