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2019]148号
校内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和《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加强我校优质课程建设,根据《乐山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研究专项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学校决定开展2019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研究专项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要求
按照“金课”建设标准,立项建设六类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开放一流课程、学科专业核心一流课程、应用型示范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1.各教学院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各专业课程建设情况,按照课程性质归属不同类别进行申报,每个专业原则上可申报1-3门课程。
2.申报课程原则上已连续开设2年(或2轮)以上,教学基本条件较好,教学效果好。
3.实行课程负责人牵头的团队申报制。每门课程由1名负责人、2-3名主讲教师组成。线上课程和混合式课程还应有1-2名信息技术人员。课程内容涉及意识形态、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的,需思政教师指导把关。课程建设项目以教学团队的形式申报,教学团队组成人员应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结构合理,且分工明确;课程负责人应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协作精神,治学严谨,师德良好,学术造诣高,教学效果好。
(2)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和执行校、院两级有关教学管理规定,三年内未发生过教学事故。
(3)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三年以上,课程团队成员原则上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获评讲师职称三年以上,教学效果良好者,可适当放宽。
(4)讲授该门课程2轮次以上,熟悉所主讲课程的教学大纲,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
(5)具备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双师型教师优先。
(6)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
二、申报程序
1.各课程教学研究团队在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填写《乐山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研究专项科研课题申报书》(附件),同时向课程所在单位提交支撑材料(课程负责人10分钟说课视频、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线上课程和混合式课程还须提交讲课视频。
2.各学院对申报材料认真审核,择优推荐申报。各学院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对申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对所申报的课程内容(文字和影像等)应进行认真审查,课程资源不得存在任何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问题以及侵犯知识产权、肖像权的问题,坚决杜绝不适宜网络传播的资源上传,对存在上述问题的课程实行“一票否决”,造成负面影响的,按规追责。
3.学校组织评审,公布立项结果。
三、材料报送
请各单位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认真组织好申报工作,并于2019年12月27日前将《乐山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研究专项科研课题申报书》(一式2份)和《乐山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研究专项科研课题申报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签字盖章报教学部教研教改中心,逾期不再受理。联系人牛雪梅:邮箱985751287@qq.com,电话2271913 2276181。
附件:1.乐山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研究专项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2.乐山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专项科研课题申报书
3.乐山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专项科研课题申报汇总表
教学部
2019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