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评估备查材料

 

一、专业自评报告

撰写自评报告应在评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报告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并客观、全面、综合地反映专业情况。自评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该专业概况、历史沿革、所依托的学科情况;自招生以来各方面的建设情况;申报专业时师资、教学条件等的情况与现在的对比,是否在持续发展;办学成绩和特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自评报告》应根据观测点写出“自评依据”。)

二、各指标备查材料

(一)专业规划、定位等情况(考察方式:查阅材料、师生座谈、专业负责人陈述与答辩)

1、专业基本情况。(参见《表1.1.1-1  专业基本情况》)

2、近三年分年度招生人数、招生计划完成率及近三年年均招生人数、招生计划完成率。(参见《表1.1.1-2   近三年本专业在校生情况统计》)。

3、专业建设规划。

4、人才培养方案及综述(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课程设置情况分析等)

5、人才培养变更情况声明及申请表。

(二)师资队伍(考察方式:查阅材料、师生座谈、专业负责人陈述与答辩、听课)

1、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简介;提供反映专业负责人制度及落实情况的材料。

2、专业师资整体结构。列表说明师资的学历、学缘、年龄、职称及专业背景等情况。(参见《表2.2.1-1  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教师名单(含实践教学环节)。该名单按所在教研室或课程组排列,要求能说明教师姓名、年龄、教龄、性别、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职务、毕业学校与专业、承担课程等情况。是学校学术梯队人员、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机关兼任与外聘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核心课教师的请注明。

(参见《表2.2.1-2 本专业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4、本专业教师配置情况表。(参见《表2.1.2-1  本专业教师配置情况》)

5、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基本情况表。

(参见《表2.1.2-2  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基本情况》)

6、师资培养规划。可单列,也可以包含在专业建设规划中。

7、本专业开办以来教师进修情况统计表。

(参见《表2.3.1  2000年以来以来教师进修情况统计》)

8、教师教学过程档案。反映教师教学规范与质量的教学过程材料,如教案、教学计划等。(用最近一年的材料)

9、教师科研情况。列表说明升本以来本学科专业的科研成果(论文论著、项目、奖励),要求能说明成果作者、名称、级别、发表刊物(项目来源、奖励部门)与年份。作者单位署名必须是“乐山师范学院”。(参见《表2.4.2-1   2000年以来本专业教师科研情况统计》及《表2.4.2-2  2000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汇总》)

10、科研促进教学的说明材料。

注:核心课程是指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及保证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主要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包括实践课程)。

双师型教师是指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或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相关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教师。

(三)教学条件(考察方式:查阅材料、师生座谈、实地考察)

1、实验室状况。要求列出实验室名称、面积、设备值、实验内容、面对专业、每学期学生数(最近2学期学生平均数)、满足教学情况等。(参见《表3.1.1-1  实验室基本状况》)

2、实验设备清单。要求注明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

3、实验室开放情况统计表;实验室开放情况原始记录。

(参见《表3.1.1-2 实验室开放情况》)

4、实验开出率。需列出已开出的实验与未开出的实验名称,并说明未开出的实验的原因。(参见《表3.1.2  本专业实验课程实验开出率》)

5、实践基地名单(非师范专业)。要求列出基地名称、所在地区、合作单位、实习班级、实习周数。需附与合作单位签署的协议书。(参见《表3.2.1  本专业现有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6、实践基地档案(实习记录)。档案中应包含: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天数、带队教师、实习班级及人数等。

7、图书资料情况。说明院系内本学科专业图书资料数量、是否能满足教学等;图书资料借阅原始记录。(参见《表3.3.1  院系资料室本专业图书及期刊拥有情况》)

8、专业建设经费。要求说明对学校划拨经费的分配使用情况、自筹经费金额及使用情况,本专业的投入占本院系教学经费的比例。

(参见《表3.4近三年院系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情况》)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考察方式:查阅材料及网上教学资源、师生座谈、实地考察等)

1、课程教学大纲(汇编、上网)。

2、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改革、双语教学、多媒体授课、网络课程与资源等)改革方面的思路、规划、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实效、项目、论文、获奖、等)。要求提供实例等。

3、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材选用情况统计表。

(参见《表4.1.2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材选用情况》)

4、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选用的教材与自编教材目录。选用的教材与自编教材目录要求列出课程名称、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是国家推荐教材还是自选、自编教材、是否为近三年出版教材。自编教材目录要求列出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是否为国家(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省推荐教材,是否选用。未指定教材的课程需说明是否有指定参考书。

5、本专业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教学授课率和自制课件情况。

“多媒体授课门数”:多媒体授课时数达本课程课时20%以上才计为1门。“课件总数”:2个课时的课件计为1个课件。(参见《表4.1.3 本专业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教学授课率和自制课件情况》)

6、实践教学大纲、实习、实验指导书。

7、提供反映实践教学各环节执行情况的原始材料。

8、本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情况。

(参见《表4.2.1 本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情况》)

9、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的清单。要求列出课程名称、实验名称、专业及年级,并附实验报告。

10、升本以来本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统计表。

(参见《表4.3.1  2000年以来本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情况》)

11、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目录。列表说明升本以来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论文论著、项目(各级教改项目、双语课程、考试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等)、奖励),要求能说明成果作者、名称、级别、发表刊物(项目来源、奖励部门)与年份。

(五)教学管理(考察方式:查阅材料、师生座谈、听课等)

1、提供反映院系教学管理规范、质量监控措施有效的佐证材料,如院系一级的教学管理制度或措施,学生、教师座谈会记录,领导教师听课记录。

2、教学管理队伍。(参见《表5.2.1  本专业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教学管理人员名单。要求能说明教学管理人员(正副院长(主任)、教学秘书、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教育背景、教学管理工作年限等情况。

3、教学档案。提供院系教学及管理文件、教研室活动记录、试卷、论文或设计、实习实验报告、教学计划、教案等档案材料。(使用最近一学年的材料)

(六)教学效果(考察方式:查阅材料、师生座谈)

1、近三年毕业率、授位率、考研率统计表。

(参见《表6.1.1   近三届本专业学生毕业率、授位率、考研率统计》)

2、近三年,考取研究生学生名册。学生(考取研究生)名单要求能说明学生姓名、年级、专业、考取学校及专业等。

3、近三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目录及论文袋。

4、近三学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统计;获奖情况清单。

(参见《表6.1.4-1   近三学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5、近三年本专业学生科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作品情况表;论文与作品清单。(参见《表6.1.4-2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科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作品情况》)

6、近三届本专业学生各类等级考试(测试)(英语、计算机、普通话、三笔字)过关(级)情况统计表。

(参见《表6.1.4-3   近三届本专业学生各类等级考试(测试)过级情况》)

7、提供保证学生充分就业的措施与效果材料。

8、近三年本专业招生第一志愿报考情况;

(参见《表6.2.1   近三年本专业招生第一志愿报考情况》)

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高的有关佐证材料。

专业特色。由院系提供反映本学科专业特色的特色报告。

(说明:同一材料多处佐证的可共用)

200939

本站原创 2009-03-16 15:50:00 点击数: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联系方式:

            教研教改科:0833-2276181           教学运行科:0833-2277915   

            实践教学科:0833-22762330833-2276182   沫若学院教务科:0833-2270208

            教育评估科、质量监控科:0833-2273946    教材科:0833-2271913

            学籍管理科:0833-2277922          考试科:0833-227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