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培计划”工作信息(2008年第8期)

双培计划工作信息

(总第192008年第8期)

 

乐山师范学院  教务处                               2008128日编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者按:

今年成都市新津县也是“双培计划”的合作范围,123日杨胜宽副院长和教务处工作人员到新津县看望了顶岗实习学生,并同新津县教育局领导商谈了以后进一步合作事项。

125日, “双培计划”置换教师第一阶段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工作结束了,参与培训的各院系召开了第一阶段的总结会并对第二阶段的培训工作进行了部署。

在此刊载相关报道和部分学员学习心得,向关心“双培计划”的领导和广大师生汇报。

 

杨胜宽副院长带队到新津看望双培计划顶岗实习学生

 

“双培计划”实施一年多来,取得广泛影响。乐山市以外一些地区主动和我校联系洽谈开展教师教育合作项目。今年“双培计划”的合作范围扩大到成都市新津县、雅安市雨城区等地。123日,杨胜宽副院长和教务处陈晓春处长、谢春明副处长到新津县看望顶岗实习学生。

今年有18名学生在新津县9所学校参加“双培计划”顶岗实习。新津县教育局对“双培计划”非常欢迎,认为“双培计划”对新津县而言及时解决了部分学校师资临时性缺乏的困扰,为以后招聘新教师也提供了一个考察期,达到双赢。新津县教育局对此高度重视,事先对本县师资缺口进行普查,有针对性地提出需要顶岗的专业和数目;由人事科李老师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统筹,要求有顶岗实习学生的学校必须提供良好住宿条件并解决一日三餐的费用,安排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新津县教育局人事科张科长专门到每所学校检查落实情况并看望学生。

对于此次师院领导看望实习学生新津县教育局做了细致的安排,教育局领导全程陪同巡视检查组先后到了华润初中、顺江学校、泰华学校、永商初中、邓双学校,为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母校的关心,特意安排其余4所实习学校的领导带领实习生到检查组所去的几所学校见面座谈。在每所学校,杨副院长都与实习学校领导和顶岗实习学生座谈,详细了解学生工作、生活情况,征求实习学校对“双培计划”的看法和建议、对我校学生培养的建议。

实习学校对我校实习生普遍感到满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由于每位学生所顶的都是学校急需的岗位,很多同学都承担了许多教学任务,同学们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收获很大,逐步成熟起来。同学们对学校所提供的生活、工作环境非常满意,同时把自己当作实习学校的一员,积极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不少同学利用自己特长主动承担课外兴趣课的工作,在金华学校实习的文新学院李政虎同学在上语文课的同时,还承担了实习学校网络建设的工作,深受好评。

杨副院长鼓励同学们认真实习,既然实习学校提供了如此好的实习条件,作为学生唯有努力工作,全面提高自己,来报答实习学校。杨副院长代表学校感谢实习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和培养;感谢新津县教育局对“双培计划”的支持,希望双方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合作。

新津县教育局冯局长表示,“双培计划”对新津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很有力的帮助,学生们解决了部分学校师资临时性缺乏的困扰,也给实习学校带来一些新的教学气息,欢迎顶岗同学们明年3月来新津报考教师公招考试,成为新津教育队伍中的一员。

 

杨胜宽副院长在新津永商中学和县教育局领导、校领导、实习学生合影

 

杨胜宽副院长在新津泰华学校和学生座谈

 

杨胜宽副院长和新津县教育局曹副局长在新津华润学校同实习学生座谈

 

数学系“双培”学员到峨眉一中教学观摩

 

数学系  王丹燕

 

1124上午,由数学系系主任邹进、系总支书记邹国成、系副主任宋际平以及教学法教师杨建辉带队,数学系第二届“双培”学员到峨眉一中教学观摩。峨眉一中教师杨萃英老师为“双培”学员讲授示范课。杨萃英老师生动、精彩、风趣讲课风格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双培”学员同杨老师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探讨。

 

学员在认真听课

 

数学系领导、峨眉一中教师与学员合影

 

文新学院顶岗教师到徐家徧小学教学见习

20081111日上午,文新学院院长助理熊泽文、班主任章宇带领中文专业第二批“双培”顶岗教师到徐家徧小学参观、见习。老师们听了向勤老师讲授的《掌声》一课和李方斌老师讲授的“动作作文”,两位老师的生动活泼的讲授,别开生面的互动场面,给“双培”顶岗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老师们还与徐红校长进行了交流。顶岗教师们都感到收获很大,在同行处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很大的启发。

 

 

文新学院06级汉本学生和顶岗教师

到乐山实验中学教学见习

20081125日上午,文新学院院长助理熊泽文、“双培”顶岗教师班班主任章宇、06级辅导员苟兴朝、教学法教师杨宏带领中文专业第二批“双培”顶岗教师和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200余人到乐山实验中学参观、见习。乐山实验中学骨干教师谢红为同学们讲授了《智取生辰纲》一课,谢红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精彩的课件,生动的讲授,别开生面的互动场面,给06级的同学和“双培”顶岗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同学们还与谢红老师进行了交流,希望能同谢老师保持联系,得到她的指导。同学们为谢老师的精彩讲授所感染,顶岗教师们也感到收获很大,受到很大的启发。

 

文新学院召开2008年教师教育“双培计划”

中文专业组培训工作总结会

文新学院      章宇

2008123日上午,2008年教师教育“双培计划”中文专业组培训工作总结会在弘毅教307召开。文新学院党总支书记熊文、副书记杨泽勇、院长助理熊泽文、班导师杨宏等出席会议。“双培计划”中文专业组全体学员参加了大会。

总结会首先由中文专业组学员班长,来自马边苏坝中学的李维军老师做学习小结。李班长用优美的语言,回顾了二个月来在乐山师院充实而又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并对学校、文新学院领导和老师对他们的指导、帮助和热情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班导师杨宏在交流发言中,肯定了学员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并与大家共同分享了陶行知先生快乐学习与生活的教育理念。

会上,熊文书记以我院优秀毕业生周镭在夹江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突出表现为例,介绍了我院的教师教育特色,并感谢学员们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最后,院长助理熊泽文对学员们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学员们又将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学员们纷纷表示:一定会认真总结在师院的学习心得,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论文作业,以新的面貌迎接明年第二阶段的学习。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井研王村中心小学    叶晓琴

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渴望,我满腔热情地参加了乐山市第二轮教师双培计划。培训期间我认真听取来自乐山市同行的报告,听不同风格的教授讲课。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婀娜”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同样的,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双培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培训中,专家教授的讲座,教师的授课,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划时代的改革不能指望一步到位。通过这一阶段的认真学习,我体会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应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力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我们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赢得入场券。而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观乐山师院教授的讲座。我想,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学,一定要增强政治、学习、效率、责任四种意识,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政治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素质的高低是鉴定一个新闻工作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从政治上把握方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统揽各项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要和党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提高政治觉悟。

 二是学习意识。处处留心皆学问。不仅要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学习意识,要处处留心,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做个有心人。要经常多思考、多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三是效率意识。当前,新思想、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只有牢固树立效率意识,才能够适应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效率意识,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善于在工作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善于把表面现象上升为本质规律进行把握,善于在复杂情况下挖掘问题的本质,做到见事早,主动出击,抢占先机。在具体工作中,做事不拖泥带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超前意识,尽可能地比领导考虑在前,谋事在前。

 四是责任意识。应当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谨慎微,从而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高度的责任性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出现半点草率、马虎和大意。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双培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润物细无声

——乐山市教师“双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

五通区杨柳镇瓦窑沱小学  雷秀容

2008107号—127号,我有幸参加了乐山市教育局组织的双培计划。在培训期间认真聆听了乐山师院多位辅导教师的理论讲座,观摩了不少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讲得精彩而生动,他们用自己高尚的师德修养感悟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中指引我们的教学。为期2个月的培训使我感触颇深。现将此次培训总结如下:

一、提高师德修养,净化教育灵魂。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在听课之前,我总是认为新课标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毕竟各地条件不一样,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急功近利观念太强,他们倾向于应试教育,认为儿女只要成绩好就行。但我听了各位教师的课后才知道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会有巨大的付出,要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并将它做好。我们人民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整个社会。如果不搞好课改又怎么会培育得出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呢?只有实施课程改革,才能培育学生创造力,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这次培训,汪红烨老师让我们在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二、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做全面教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现代教育不再是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以人为本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的全面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如何评价数学课”、“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三、更新理念,加大课改力度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专家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王伯卿老师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职业奉献精神的感悟引导;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杨建辉老师“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在多次培训中,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们起到了“扬帆导航”的作用,为我们受训老师树立起迎接新课程改革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不应该做旁观者,而应该主动推动新课改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最后,我要感谢培训的辅导老师,不仅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新课改理念,他们以生动的课堂讲授为载体,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明确的定位、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良好的心态、高度的责任心和热爱学生的行动、进取的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让我在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的教学,在新课改理念下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数学教学。

 

本站原创 2009-04-11 09:17:18 点击数: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联系方式:

            教研教改科:0833-2276181           教学运行科:0833-2277915   

            实践教学科:0833-22762330833-2276182   沫若学院教务科:0833-2270208

            教育评估科、质量监控科:0833-2273946    教材科:0833-2271913

            学籍管理科:0833-2277922          考试科:0833-227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