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院:
根据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精神,我校 “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项目获批立项。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学校转型发展,学校决定开展二级学院或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四川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2020年)》,加快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促进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以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一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推动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促进学校更加直接、有效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改革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面向、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试点二级学院是在学校内部选择设立的“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旨在推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二级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学院要大胆创新改革、先行先试,创造经验、做出示范,最终推动学校顺利完成转型,并着力成为地方本科转型示范高校。
3.试点范围。按照学校《关于推进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总体方案》要求,围绕区域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二级学院自主申报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学校根据发展定位和二级学院实际确定试点学院或专业(群)。二级学院可以整体进入试点,也可以选择专业(群)进行试点。
二、试点任务要求
1.明确专业转型定位。试点二级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认真研究现代服务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按照“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定准职业、服务就业”的原则,科学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调整,跨学科设置应用型特点鲜明的新专业(方向),逐步提高应用型专业的集中度,构建起应用型专业体系。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制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以区域经济需要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为导向,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师资结构实行需求传导式的改革。探索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机制。鼓励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试点二级学院要根据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探索通过融资租赁、共建共用等形式改善学生实践实训条件。完善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提高实验实践实习学分的权重。
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创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为省内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成员单位。完善创业激励机制,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学生创业项目跟踪指导制度。
5.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试点二级学院通过引进或外聘等方式吸引优秀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6.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对接《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和乐山“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发展战略,更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学校“智库”作用,主动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专题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
7.完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试点二级学院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主体,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为保障改革举措的落实,试点二级学院在加强制度建设、改革激励机制、吸引行业企业参与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在经费、硬件、人才、制度等方面提供保障。
三、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学校《关于推进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总体方案》,试点工作周期为四年,分三个阶段推进。
1、2015年3月,组织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级学院健全组织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领导,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制定二级学院或专业(群)转型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二级学院、专业(群)转型改革试点方案3月20日前交教务处。
2、2015年4月至2018年7月,经学校审批通过的试点项目全面实施。学校将严格对照各教学院的实施方案开展试点中期检查,调整优化试点单位及项目。
3、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组织开展对试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验收。通过自查自评、整改落实和总结验收。试点成效的评估主要从产业和专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与专业教育的符合程度、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比例和质量、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进行考察。
学校将成立二级学院或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配套政策,针对试点二级学院、专业(群)在经费、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举全校之力协同推进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试点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乐山师范学院
二〇一五年三月九日
附件:试点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学院/××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注:二级学院根据学院实际确定学院整体或者专业集群(可跨学院设计)或者专业转型试点。
一、改革目标
目标设置务必结合教育部、省教改办和学校“综合改革,转型发展总体方案”要求,切合学校和学院/专业(群)实际。
目标设置可考虑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如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目标、社会服务目标等),分类目标亦可逐项置于工作举措部分。
总体目标如:结合二级学院/专业(群)特色与优势,面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逐步实现二级学院/专业(群)向应用型学院/专业(群)顺利转型。
二、工作措施
围绕改革目标,逐项阐述具体措施(如专业定位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践实习条件和制度建设、加强行业企业对接与合作的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等)。
工作举措须结合学校“综合改革,转型发展总体方案”和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的要求,与改革目标高度一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三、进度安排
参见《通知》,可根据实际在时间跨度内调整。
四、配套政策
为保障改革举措的落实,二级学院在加强制度建设、改革激励机制、吸引行业企业参与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也可酌情提出试点对于学校政策支持的需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五、保障条件
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硬件保障、人才保障、制度保障等。
六、责任主体
在试点单位(二级学院)内部分级明确职责和要求。
七、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结合试点单位现状,分析达成试点目标存在的困难与改革风险,并提出应对举措。
八、预期成果及推广价值
分析通过改革试点,在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质量、学院治理结构优化、服务地方能力、学院/专业特色发展、推动学校整体转型等方面的成效。
推广价值:作为试点学院/专业(群),可供校内其他学院/专业(群)学习借鉴,亦可供同类院校学院/专业(群)转型参考等。
注:模板仅提供了川教改办通知要求的基本要素,各试点学院/专业(群)可在此基础上完善。模板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