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乐山师范学院《关于2009年开展本科专业校内评估的通知》、《乐山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评估方案》的精神,为全面贯彻和落实“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专业评估的原则,摸清我系专业现状,调整专业布局,推动专业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严格依据专业建设规划、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社会需求以及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工作状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的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相符合的“三个符合”标准,认真做好专业评估基础性工作,力争各专业达到合格标准。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建平 何光普
副组长:胡廉民 周大鹏 徐秀云
成 员:各教研室、实验室、系办公室负责人
秘 书:周绍炳
主要职责:
1、组织学习和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具体可行的评估工作方案;
2、全面负责各分管工作的具体组织、安排和落实;
3、负责评估工作中的相互协调和分管工作中的重点项目的督导;
4、负责评估相关条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
5、组织开展系内各专业的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接受学校的评估,落实整改工作;
6、负责评估信息收集,向校领导小组汇报评估工作进展情况。
(二)设四个工作小组
教学工作准备组
负责人:张建平 何光普
主要工作分工负责人:
理论教学资料组:胡廉民
实践教学资料组:周大鹏
招生就业及宣传组:徐秀云
后勤保障与联络组:周绍炳
主要职责:
1、日常教学的规范管理;
2、评估资料的全面准备;
3、迎评估现场准备;
4、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资料准备;
5、各专业办学水平自评报告;;
6、负责专家联络工作。
四、任务分解表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责任领导 |
责任人 |
资料收集人 |
1.0专业设置规划定位与培养方案 |
1.1专业设置 |
1.1.1专业设置 |
张建平 |
周绍炳 |
高燕 |
1.2专业规划 |
1.2.1规划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 |
1.3专业定位 |
1.3.1专业定位 |
张建平 |
周绍炳 |
高燕 |
1.4培养方案 |
1.4.1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 |
张建平 |
胡廉民 |
教研室主任\黄加林\邓超群 |
2.0师资队伍 |
2.1专业负责人 |
2.1.1专业负责人资格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 |
2.2师资条件与配置 |
2.2.1师资条件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高燕等 |
2.2.2专业教师配置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高燕 |
2.3师资培养 |
2.3.1规划与措施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 |
2.4教学水平 |
2.4.1教学规范与教学质量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 |
2.4.1科研促进教学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高燕 |
3.0教学条件 |
3.1实验室及设备 |
3.1.1数量与管理 |
张建平 |
周大鹏 |
李健、张九华 |
3.1.2实验开出率 |
张建平 |
周大鹏 |
高燕 |
3.2校内外实践基地 |
3.2.1数量及科用情况 |
张建平 |
周大鹏 |
黄加林、李健 |
3.3图书资料 |
3.3.1数量及利用情况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 |
3.4经费投入 |
3.4.1学校经费使用 |
张建平 |
胡廉民 |
教研室主任\黄加林\邓超群 |
3.4.2院系经费投入 |
张建平 |
胡廉民 |
教研室主任\黄加林\邓超群 |
4.0教学建设与改革 |
4.1课程建设 |
4.1.1教学大纲与内容 |
张建平 |
胡廉民 |
教研室主任\黄加林\邓超群 |
4.1.2教材建设与选用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 |
4.1.3教学方法与手段 |
张建平 |
周大鹏\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李健\张九华 |
4.1.4考试方式与方法 |
张建平 |
周大鹏 |
李健\张九华 |
4.1.5双语教学 |
张建平 |
周大鹏 |
李健\张九华 |
4.2实践教学 |
4.2.1内容与体系 |
张建平 |
周大鹏 |
李健\张九华 |
4.2.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
张建平 |
周大鹏 |
李健\张九华 |
4.3教学改革与研究 |
4.3.1教学改革与研究情况 |
张建平 |
胡廉民、周大鹏 |
高燕 |
5.0教学管理 |
5.1质量控制 |
5.1.2教学质量监控情况 |
何光普 |
胡廉民、周大鹏 |
教研室主任\黄加林\邓超群 |
5.2管理队伍 |
5.2.1教学管理队伍状况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 |
5.3教学档案 |
5.3.1档案管理情况 |
张建平 |
胡廉民 |
教研室主任\黄加林\邓超群 |
6.0教学效果 |
6.1人才培养质量 |
6.1.1毕业率与授位率 |
张建平 |
胡廉民 |
黄加林\邓超群 |
6.1.2考研率 |
何光普 |
徐秀云 |
彭瑾、李骏、王孝琴 |
6.1.3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
张建平 |
胡廉民、周大鹏 |
黄加林、邓超群 |
6.1.4学生专业获奖、专业(师范)技能及科研情况 |
何光普 |
徐秀云 |
彭瑾、李骏、王孝琴 |
6.1.5就业 |
何光普 |
徐秀云 |
彭瑾、李骏、王孝琴 |
6.2社会声誉 |
6.2.1社会评价 |
何光普 |
徐秀云 |
彭瑾、李骏、王孝琴 |
专业特色 |
|
张建平 |
胡廉民 |
李健、张九华 |
五、评估日程安排
工作阶
段划分 |
日 程 |
工作内容 |
说 明 |
一 |
3月12日前 |
讨论制定迎评估工作方案 |
评估方案初稿提交系务会讨论决定 |
二 |
3月15日前 |
学习、宣传发动、专家指导 |
评估条目学习、外出参观、召开动员大会、聘请专家指导 |
三 |
3月20日前 |
各分管工作制定评估方案 |
含任务分解等 |
四 |
3月31日前 |
自查、自评准备阶段 |
按评估条目准备评估材料及佐证材料和教学评估现场 |
五 |
4月10日前 |
专业自评与报告形成阶段 |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拿出初稿 |
六 |
4月20日前 |
查漏补缺、专家诊断评估 |
请专家诊断评估、提出优化整改方案 |
七 |
4月30日 |
学校专家组评估验收阶段 |
教学现场、评估资料、自评报告准备完善 |
八 |
5月 |
整改完善阶段 |
力争各专业评估合格 |
六、奖惩办法
专业合格评估中因工作任务不落实,以及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和事故的责任人和成员个人,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均一票否决。
2009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