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期末课程考试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相关部门:

根据校历安排,本学期的期末课程考试工作安排如下:

一、考试范围

本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均需组织考试。考试组织形式分集中与非集中两种,原则上全校公共课程(计算机类除外)和专业课程(2小时)闭卷笔试应作集中考试安排。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即尔雅课程)纳入考试安排(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时间安排

期末考试时间:18-19周(201712-13日)。

(一)非集中考试:18(1月2- 1月6)

1.专业技能考试、开卷考试以及综合考试由各教学院组织;

2.计算机类公共课程考试由开课学院组织。

非集中考试成绩于19周完成系统录入。

(二)集中考试:19(1月9-13)

1.公共课程考试安排

时间

课程

对象

19

9:00-10: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6级本、专科

1911:00-12:00

大学英语3

15级艺体、非艺体本专,1415级日语本科

1915:00-16: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级本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5级专科

1917:00-18:00

大学英语1

16级艺体、非艺体本专,16级日语本科

1109:00-11:00

教育学

15级师范类本、专科

2.专业课程闭卷笔试

各教学院均匀、合理安排考试场次,考试安排表报教务处汇总。19周原则上应有考试安排。

集中考试期间,上午考试时间9:00开始,下午考试时间15:00开始,晚上不安排考试。集中考试成绩于20周完成系统录入。

三、工作要求

课程考试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各教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对考试工作的管理,制定工作方案,强化考试规范,以考试促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确定考试方式及命题

1.期末考试方式分为闭卷笔试、开卷笔试、技能考试(上机、实验、口试、操作、课程论文等)、综合考试(笔试与技能考试相结合)四种。各门课程具体的考试方式应严格按照课程性质和内容予以确定。原则上,偏重理论的课程以笔试为主,偏重实践的课程以技能考试为主,兼具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宜采取综合考试方式。教学院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对照课程教学大纲加强课程考试方式的审核,确保考试方式的合理性。教学院将《期末课程考试方式汇总表》(见附件1)于11周周一(11月14)前报教务处。

2.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均应命制两套试题(A卷、B卷,模板见附件2),并拟出详细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试卷课程名称必须与开课计划课程名称一致;技能考试应制定详细的考试方案,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参照模板(附件3)或自行设计制定,考试方案应包括考试内容(题目)和要求以及评分标准等。试卷命题和考试方案于12周周五(1125)前提交教学院汇总、打印。

(二)试卷审查及付印

1.教学院组织试卷(考试方案)审查。命题教师核对纸质试卷无误后在试卷背面签字确认;然后交由教研室主任和分管副院长审核,并在《期末课程考试试卷(方案)审核登记表》(附件4)签字。

2.公共课程试卷于13周周三(1130)前送教务处抽卷,统一送印刷厂付印;专业课程试卷由教学院分管副院长随机抽取一套(A卷或B卷)试卷,连同《期末课程考试试卷付印汇总表》(附件5)于13周周五(122)前自行送印刷厂付印,试卷付印后不得再做调整。若试卷出现质量问题,学校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试卷、封卷单交接和试卷清理工作必须履行严格的签字手续。试卷的印刷、封装、运送、保管要有专人负责,做到各司其职,严格保密。泄漏或变相泄漏试题(包括考前勾画重点、暗示命题范围等),一经发现,应迅速采取措施,并追究当事人责任。

(三)考试组织

各教学院于14周周五(129)前将《期末考试安排表》(附件6)报教务处汇总,并做好考试组织相关工作。

1.严格考试纪律。各教学院在考试前要做好学生考风考纪教育,重申《学生考试违纪和作弊界定标准及处理规定》,督促学生诚信考试。严禁携带与考试无关物品(包、资料、通讯工具等)进入考场。学生须凭一卡通(或考试证/身份证)参加考试,若证件遗失,请及时补办。

2.认真做好监考和巡视工作。教学院认真组织监考教师培训工作,监考教师应提前40分钟到教学院考务办公室签到、领取试卷,仔细核对试卷信息(试卷名称、考试对象、试卷数量等)。考试过程中,监考教师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不得做与考试无关的事,违者按《乐山师范学院教学事故界定标准及处理办法》处理。巡考教师应提前10分钟到达考场;教学院巡视领导提前20分钟到学校考务办公室(行知楼124教室)签到,并全程巡视,协调、处理考场突发事件。

3.期末考试期间各教学院、部门不得在行知楼及周边召开会议或组织活动。请相关部门配合做好保卫、清洁、医疗等保障工作。

(四)阅卷及成绩记载

1.阅卷工作。考试结束后,教师须及时完成学生试卷评阅。要求阅卷标识统一、规范,分数改动须有签字,主观题有明确的得分点标识,分数统计无误等。

2.成绩记载与统计。记分册考勤、平时成绩完整、规范,有明确的考勤时间和作业(或过程考核)标识,严禁弄虚作假。课程成绩构成比例应严格按照课程教学计划的考试方案执行,并在教学管理系统准确录入。

教学院填写《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见附件7),全面掌握各门课程学生考试成绩情况,对成绩分布存在严重问题的课程及任课教师提出处理意见。

3.试卷分析与材料归档。笔试课程在考试结束后应完成试卷分析,技能考试应形成考试总结。试卷分析(考试总结)应依据考试结果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改进教学的举措。认真做好考试材料归档,技能考试课程原则上应具备考试方案、过程材料和考试总结等材料。

(五)考试工作的检查评估

考试结束后,各教学院认真做好考试工作总结,扎实开展自查和整改。

学校将于2018年接受审核评估,请各教学院认真做好期末考试各环节工作,为迎评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1.《期末课程考试方式汇总表》

2.《期末课程考试试卷模板》

3.《期末课程考试方案模板》

4.《期末课程考试试卷(方案)审核登记表》

5.《期末课程考试试卷付印汇总表》

6.《期末集中考试安排表》

7.《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点击下载附件

 

 

教 务 处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九日

本站原创 2016-11-09 11:10:53 点击数: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联系方式:

            教研教改科:0833-2276181           教学运行科:0833-2277915   

            实践教学科:0833-22762330833-2276182   沫若学院教务科:0833-2270208

            教育评估科、质量监控科:0833-2273946    教材科:0833-2271913

            学籍管理科:0833-2277922          考试科:0833-227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