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师院教务[2012]27号关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实施方案

乐师院教务[2012]27

关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实施方案

 

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乐师院[2012]15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适应当前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需要,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向学生开展防控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结合该课程特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教育的目的意义

高等学校是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向大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意义重大。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的人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建设者和中坚力量,在大学生中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技能,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表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的主要内容

1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结合法制教育,了解国家对艾滋病防控的政策法规,培养遵纪守法意识和远离毒品的自觉意识,关注和保护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参加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志愿者活动。

3、结合道德观教育,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4、结合婚恋观教育,介绍相关法律和安全保护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培养健康的婚恋心理和伦理观,提高大学生自觉规避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的能力。

5、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介绍艾滋病的防控形势和社会影响,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社会危害的认识。

三、教学安排

1、分散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按照以上五方面内容,将防控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贯穿到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之中。

2、集中专题教育。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辟专题集中教育,放在在第六章第三节中,安排1学时。

四、教学实施

1、分散的教育,在本期开始在各门的课程相关内容中安排,有课程组集体备课确定。

2、集中的教育,从2012级新生开始实施。

3、实施的相关要求:

——邀请市疾病防控中心专家,为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做防控艾滋病专题报告,让教师全面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艾滋病传播的形势、国家相关法规政策、防控艾滋病的主要策略等。(3月初)

——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组成备课组,针对集中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编写教案和讲稿,制作ppt,同时编印讲义,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和市疾病防控中心专家审定,下发任课教师。(六月中旬完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研讨、公开课等形式,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向学生下发讲义。(十月底完成)

——教学组织实施的经费由教务处提供。

——由学校督导组,负责该项教学活动督导工作。

 

 

 

 

                                                   教务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2012年3月10

本站原创 2012-03-16 15:50:57 点击数: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联系方式:

            教研教改科:0833-2276181           教学运行科:0833-2277915   

            实践教学科:0833-22762330833-2276182   沫若学院教务科:0833-2270208

            教育评估科、质量监控科:0833-2273946    教材科:0833-2271913

            学籍管理科:0833-2277922          考试科:0833-227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