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教务处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紧扣学校2009年工作要点,把握工作大局,突出抓好质量工程、教学建设与改革与人才培养等工作重点,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一、重点工作
(一)围绕国家、省、校质量工程建设,狠抓标志性教学成果
1.教学团队建设
继续搞好校级教学团队建设,力争2009年的省级教学团队申报成功。
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落实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管理体制,加强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3.教学名师培育
组织评选第二届校级教学名师,继续做好省级教学名师的培育工作,创造条件力争获选省级教学名师1名。
4.精品课程建设
继续搞好省、校两级精品课程建设,搞好省极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确保同类院校领先地位。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5.特色专业建设
做好“化学”、“英语”、“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力争新增1个省级特色专业。
6.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积极做好2009年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培育与申报工作,力争1项申报成功。
(二)专业评估工作
建立有效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深入调研专业(尤其是非师范专业、新办专业)建设状况及条件,全面开展专业评估。加强非师范专业、新专业建设工作。
(三)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1.继续推进师范专业“双培计划”,规范、完善集中实习
适当扩大师范专业“双培计划”专业面与学生参与规模,并将“双培计划”与灾区对口援助相结合;修订、出台相关管理文件,明确责任,加强第7学期师范生实习组织管理。
2.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推动非师范专业实习实训工作
继续实施并积极推广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3.5+0.5”人才培养模式。召开企业家论坛,抓好非师范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就业型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并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途径。
3.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做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准备
深入贯彻2008年大学外语教学工作会基本精神,具体落实《关于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4.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纲要
强化教学改革意识,以新一轮校级、省级教改项目的申报立项为契机,推动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有条件的院系专业尝试举办教改实验班,探索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途径;为下届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的申报作好培育与准备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调整与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
搞好全校教学资源配置与使用率调查,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进一步理顺实验室管理和运行体制。
(二)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及相关工作
按照新的学籍管理规定,抓好学生毕业授位工作;搞好新生、毕业生电子注册及各类相关数据的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
(三)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运行
实现教学检查的经常化和专项化;切实抓好考风考纪,严肃处理各类违纪违规事故的处理。
(四)推进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机制改革
制定加强实验教学、学科教学论队伍建设的工作意见,整合相关资源,保障实践教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继续保持招生工作的良好势头
努力争取招生计划,继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力争招生规模达到4000人以上。
(六)继续建设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七)进一步抓好语委办工作,做好申报国家级示范校的准备。
(八)规范教材管理,加强教材建设。
(九)完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争取新增培训项目。
(十)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管理,完善匿名评审制度,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教务处
2008年12月31日